小村春光

书吧精品

現代情感

1
我住在春水乡春水村,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壮小伙,当初村中的几个小痞子到我厩厩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01章 凤尾鸡头

小村春光 by 书吧精品

2018-7-19 06:01

第101章 凤尾鸡头
  张胖子显然是使唤惯了人的,眼见一个小小的公交车司机竟然敢顶他的嘴,气得正要大骂。一边的机灵鬼小李早就凑到司机身边道:“这位同志,你可能还不知道张先生的身份吧?张先生是华侨侨商,这次来咱们春水县春水镇投资来了。几十万的项目能给咱们春水镇带来多大的变化?人家可是第一个来咱们这穷镇投资的外商,影响了镇上的招商引资,这担子你担待得起么?”
  小李说这话时,虽然靠在司机身边,可那声音却说得全车人都听得清。那外商张胖子一听这话,顿时眉开眼笑,把西服扣子又重新扣上了,摆出一幅“我是外商,我是你们的财神爷”的横样儿。
  那司机心里有气,暗想:外商又怎么样?只见过为富不仁的,没见过乐善好施的。要在早几年,你这胖子还不是黑五类?臭鸡蛋,猪粪马尿还不是任我们泼?
  不过小李把一顶大帽子当屎盆子扣到他头上后,这司机就没再言语了。中国人奉行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民不与官斗,穷不与富斗。司机指了指那车速表,小李一看,果然最高时速也才100码,知道司机那气话是真话。
  原先一车乘客的聊天声顿时熄了火,个个以异样的眼光打量胖子这三人。侨商张胖子得意地享受众人羡慕的目光,举止也变得温文尔雅了。
  宁为凤尾,不为鸡头的小李小杨二人可劲地大拍张胖子马屁。说什么,嗯,乡下小地方,车破车烂开不快。又说张先生大人有大量,不必跟这种农民一般见识。在说“农民”这俩儿字儿的时候,显然带着强烈的贬意。
  我到过城市里,知道城里人骂人时常以“农民”称呼对方,被称呼者则认为受到污辱,也以“农民”还回去。
  城市人是相当看不起农民的,城市人的子女歧视农村子弟,许多农村来的学生甚至不敢以同学面前介绍自己的家人。其实终其原因只是城市里人生活过得比农村人好。所以每当接触到这种情况时,我都暗暗靠诫自己,一定要活出个明堂出来。要让城里人知道,我们农民不比他们过得差。
  有时我也会幻想,等有人了,带领乡亲们脱了贫,治了富,家家户户盖起小洋楼种田,嘿嘿,再把城市人请过来,看看城市人的表情是什么模样。
  自从开始卖菜,我对这经商就有了莫大的兴趣。一听这侨商是来投资的,便竖起耳朵听他们三人的谈话。
  小杨陪罪似的从兜里拿出一包上每卷烟厂出品的极品熊猫烟,递了一支给侨商张胖子道:“张先生,来,抽根烟。”
  上每卷烟厂的极品熊猫烟一包就要十二元钱,这可是普通工人半个月的收入。我暗暗咋舌,镇上为了接待这侨商,还真是下了血本的。随随便便的一包烟,都是这市面上最好的。
  我原以为张胖子会接烟,没想到他却一点也不领情,伸手一挡,从随身的手提箱里拿出个精致的白色金属盒道:“国内的烟太没味,我抽不惯,还是这个东西够劲。”
  张胖子打开铁盒,只见精致的金属盒内端端正正地躺着十根紫红色的棍状物。那东西看起来挺像烟,却比普通烟长两三倍,也粗好几圈。车里人见张胖子拿出这等稀罕物,一个个好奇地看着,我也不例外。
  小杨显然也不认识这东西,机灵点的小李却惊呼道:“古巴Behike限量产雪茄!”
  张胖子惊讶道:“咦,想不到你竟然知道雪茄,来来来,给你抽一根。”说着给了他一根Bihike雪茄。小李捧宝贝似的双手接过,在张胖子的教导下兴奋地抽起雪茄来。深吸一口,小李面露陶醉之色。
  “滋味怎么样?”张胖子微笑道,眼里闪过一丝鄙夷。
  小李正陶醉其中,感叹道:“五百块钱一根的烟果然与众不同。”
  什么?这雪茄要五百块一根?!
  全车人都惊呼出口。小杨猴尝得不行,咋听这一根雪茄就相当于他一年工资,差点没把下巴蹬下来。小杨的小眼睛时不时瞄过那雪茄盒,张胖子早看出他意动,适时给了他一根。小杨点头哈腰,急急点上。
  看着这三人抽得昏天暗地,我心生感触。人比人真是要气死人的,这张胖子随随便便就“烧”掉一千五百块钱。这钱要是放到俺们乡下,能让多少穷人家吃上肉啊!
  两个小青年拍了一顿马屁后,谈起了正事儿。机灵鬼小李问张胖子:“张先生,您的蔬菜种植基地什么时候建起来?缺不缺人手?您看我怎么样?”
  小李这人机灵,又能说会道,见识也广,接人待物也有一套,服侍得张胖子相当满意。张胖子晗首道:“嗯,你这小伙子不错。这样吧,以后等我的基地建好,你就过来给我当个秘书吧。”
  小李大喜,连连道谢。能跟在这种富商身边,想不发达都难啊。不是有句俗话么,宁做富家狗,莫为穷人儿。小李虽然捧着的是公务员这铁饭碗,但他为人向来极有野心。天上掉下来个财神爷,他能不把握住机会么?
  一边的小杨后悔不迭,完全没了刚抽雪茄那会儿的满足样。嫉妒地看了一眼小李,小杨闷着头不吭声,他也知道张胖子对他印象不好,再去求人家,那是自取其辱。
  我大惊!这侨商来春水镇竟然是投资种蔬菜!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竞争对手,看来形热不容乐观啊。几十万人民币啊,加上镇政府的扶持,那能建多大的蔬菜基地呢?怕不有好上千亩吧。
  一路上我眼睛看着窗外,其实是在认真听他们三人的谈话,一字不漏。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,侨商张胖子可能是镇上某户人家的亲戚,早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偷渡到了澳洲。从农场工人干起,苦心经营二十年,终于在澳洲有了自己的一家农场。此次算是衣锦还乡,兼“为家乡做贡献”。
  他在澳洲搞得就是蔬菜种植,所以这次投资也算是再干老本行。原本县领导要亲自送他去春水镇的,可张胖子心急几十年不见的小表弟,带上春水外镇的两个干事,急急找了辆车就往春水镇赶。没想到半路车抛锚,屈尊坐了这公交车。
  我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,可哪里不对劲又说不上来,只是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对我不利。
  这张胖子投资建蔬菜大棚种植基地,对我的事业显然有很大的影响。说实话,以前我根本就没把那些卖菜的放在眼里,虽然他们也是我的竞争对手,但那时我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,也不在乎。
  可如今不同了。我借了干爹和范叔的钱,种子都买齐了,张罗着就要回村建自己的大棚菜地。万事俱备,只等明天破土动工。
  想不到这当口却冒出来个侨商,给了我狠狠的一击。同行是仇家,人家财大气粗,以后我怎么跟他们斗?我仔细地从各个方面分析了一番,发现自己除了是本地人这点优势外,再无别的优势。
  可我徐子兴向来倔强,万万不会做半途而废的事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我有东方友这个博士,又有干爹范叔两个地头蛇帮忙,这蔬菜市场上怎么着也能分一杯羹吧。
  我现在心烦意乱,恨不能立刻就飞回村,找东方友深谈一番。
  车子终于开到了镇上,张胖子三人下了车就往镇政府方向走。我急急去干爹家把大黄牛牵了出来,上了牛车,挥鞭抽得空气啪啪直响。大黄知道主人心急回家,撒开四蹄,跑得飞快。路边的柳树飞快地往后倒。
  回到家把种子放下,我朝屋里吆喝了一声:“玉凤,我去爷爷家找爷爷(东方友)去了。”说完不等她回话就出门而去。
  玖嬷徐玉凤正做家务活,把湿手在腰前围裙上擦了擦走出来。看着远去的徐子兴道:“哎,臭小子这是怎么啦?一回到家就火急火燎的。今天这一上午左眼皮就跳个不停,不会出了什么事儿吧?”
  农村人有个封建习俗,说是左眼跳财,右眼跳灾。这说的是男人。而女人则是左眼跳灾,右眼跳财。所以徐玉凤才有这么一说。
  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