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唐: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

摆烂11

历史军事

大唐,贞观元年。
东宫,丽正殿。
虽然已经登基成为陛下,然而,由于李渊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二百二十章 贞观二十二年

初唐: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by 摆烂11

2024-6-23 09:53

  洛阳宫。
  后苑的花园里种满了不少的牡丹。
  “龟兹打下来以后,陛下打算派谁去镇守?”
  只见李重忽然问道。
  “怎么,你有好的想法?”
  “没有,不过刚刚你也看到了,朝堂上都是些风烛残年的老人,我认为,应该给年轻人一些机会。”
  李重不提也罢。
  脑海中一一地闪过朝中臣子的面孔,李二忽然发现,他们确实是老了。
  “所以,你想举荐谁?”
  李重便道:“苏定方跟裴行俭吧。不一定让他们现在就身居多么高的位置,但是,一定要给他们成长的机会。刘仁轨倒是现在就可以提拔上来。”
  虽说,刘仁轨现在的年纪应该也不小了。
  但是刘仁轨他命长啊,至少能活到八十多岁。
  李二认识刘仁轨。
  毕竟,对方曾给自己写过奏疏,让自己停止田猎。
  李二便道:“这些不都是你给太子安排的人?”
  李重:“那你让太子举荐对方不就好了。让他们都得到太子的恩惠。我觉得吧,为了以后更好地交接,现在你就要开始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了。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权力下放给太子。至于你自己,每天就吃好喝好就行。”
  虽说李重这话有点悖逆,他这个陛下都还没有死呢。
  不过……
  不得不说,这的确十分有道理。
  只见李重继续道:“你就学学那些年老,已经昏庸了的皇帝,自己什么都不管,而且还把自己的权力,都交给权臣、内侍去打理。只不过现在是把权臣、内侍换成太子。”
  李二皱眉。
  道理虽说是那么个道理,可这样一来,他肯定要被架空。
  李二:“你这是在给太子铺路。”
  李重:“不,我是觉得,你我都忙了这么久,几乎可以说是大半辈子,也是时候该好好地享受享受了。”
  ……
  新的一年很快到来。
  贞观二十二年。
  兕子跟新城在半年之内,又长高了三厘米。
  洛阳酒馆这边。
  世界是由元素组成的,这已经有点深入民心。
  甚至……
  经过了一些来往商人的传播,就连深山里炼丹的一些道士,也都知道了。
  你还别说,虽说这故事大家都知道是编的,可它又是如此的真实。
  而且……
  有的人按照书上说的去做。
  的确就发现了像炼铁过程中,会产生二氧化碳这样的气体,它的特性就是可以让石灰水变浑浊。
  这些都是可以进行验证的。
  这立刻也就让人对此更加地深信不疑。
  只可惜……
  李重毕竟化学水平有限,很多化学式,也都忘了。
  因此……
  在写了十万字左右,写出了化肥的重要性,以及对长生不老没有半点可能的判断后,便只能是果断地太监了。
  如今……
  不少人天天都围着酒馆,就是不肯离去。
  可能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离去吧,至少……
  估计怎么也能再撑个半年。
  当然了!
  像是这样的事,大概也就只能是在民间传播了。
  至少……
  李重好像还没听说朝堂上有什么讨论。
  ……
  新的一年。
  兕子跟新城又成熟了不少。
  只不过离能吃,还是差了点。
  这也就导致了,最后压力便全部都来到了李丽质跟武氏的身上。
  正月,庚寅。
  李重说什么来着!
  果然!
  马周就病死了。
  这贞观的贤臣,开始一个个地没了。
  只能说……
  接下来,估计已经很难再维持以前贞观的风气了。
  不过想想也对,这世界哪有什么永恒,都不过是循环而已。
  这也就更加地坚定了李重摆烂的决心。
  干脆接下来……
  李重便天天跟兕子、新城混在一起。
  两人也很快便初步地掌握了侍奉他的技巧。
  今年。
  李重打算让科学院再扩招一下。
  至少再扩招五百人。
  其实人一旦多起来,也就不太好管理了。
  但是……
  为了进一步地增加生产力,也只能是这样了。
  与此同时……
  公主府亲卫,也要再招一批。
  毕竟……
  王颜他们也已经很久都没有从辽东回来了。
  这一次的招人,就从河南道招。
  主要是看在他们家离辽东相对来说要比较得近。
  给李二说明了情况后。
  很快……
  只用了不到一个月,就招了一百来人。
  而且……
  这边的人明显报名的积极性很高。
  李重只需要一百来人,然而来报名的却足足有三四千人。
  这都堪比科举的报名人数了。
  招来了以后,当然不会一下子就让他们碰火炮。
  而是先站军姿,培养他们的纪律。至于火炮,也是在一门门地铸造当中。
  上一年年底的时候,五小只也传回来信说,截止到上一年年底,辽国的蒸汽拖拉机的数量已经来到了七十台。
  也就是说,现在辽国就算是养八万人,应该也没什么问题。
  不过……
  李重感觉还是太慢了,毕竟……以后,一年要生产至少一百台蒸汽机,这才行。
  写信回去,让他们继续加大生产。
  至于工匠跟人手。
  李重也只能是跟李二商量,看看调哪里的过去比较好。
  ……
  四月。
  大唐在西南边打了一场仗。
  由于是打得南方诸蛮,南方诸蛮向来没什么战斗力,因此,李重也就不参合了。
  不过听说这些人加起来有十万户。
  你要说李重不心动,那肯定是假的。
  所以,李重便提出,要不要把这些人都迁徙到辽国。
  主要现在辽国的压力还挺大的。
  军队既要守城,又要自己种菜,到了农忙的季节还得晒麦子。
  而如果能把这些蛮族都给分批迁徙到辽东,那辽东的压力可能就要少的多。
  这当然是一件不怎么人道的事。
  然而……
  李重觉得,可以尝试一下。
  毕竟……这最后对大唐西南的安全,也很有利不是?
  当然了!
  既然要把人迁徙到辽东,那就要把人家给当人看,否则,必然就会引起叛乱。
  这安抚人心方面的工作,一定要做好。
  李重随后直接举荐刘仁轨去完成这事。
  如果这件事能完成的话,那就是大功一件。
  如果完成不了,那也可以当做是一种历练。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