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真小道童开局

喂狗的猫

修真武侠

太乙近天都,连山接海隅。
白云回望合,青霭入看无。
分野中峰变,阴晴众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三百四十三章 功成身退

全真小道童开局 by 喂狗的猫

2024-1-10 21:03

  兴平二年,十月十五,下元节。
  历时两个月的幽州战事结束,最终该以公孙瓒的自尽未遂结束。
  近乎是同一时间,韩馥上任冀州刺史,孔融上任幽州刺史,刘备升任大将军的诏书,便发到胜利会师的段煨,与刘备手中。
  说是下发,其实段煨出长安之时,这份诏书就在他手中。
  这也是为何,需要段煨这位大将军级别的将领,领兵的原因。
  除了约束李肃和马腾之外,拿下刘备,也是他的任务之一。
  这份诏书,只有内容,没有时间,什么时候宣召,他段煨,只需要填个合理时间进去即可,刘虞等人,就是这么阴险。
  在宴会上,突然亮出这份诏书。
  刘备怎么看,都有些摔杯为号,三百刀斧手加身的即视感。
  照例,摩挲了一番腰间的剑柄之后,刘备眼中闪过一分不甘之色。
  最后还是接下了诏令,人在矮檐下,哪能不低头。
  段煨是什么人,趁刘备答应下来之时,已经让人开始犒劳冀州军了,主要目的,自然便是炫耀朝廷大军的政策,便宣布一些小事……
  帐中,刘备与段煨,李肃等人饮宴。
  冀州军大营之内,腾骧右卫的辎重营军士们,正在和冀州军聊天打屁。
  “兄弟,朝廷大军,不愧是朝廷大军啊,物资这么丰富的吗?竟然还有肉吃。”
  “嗨!兄弟,吃肉算什么,家里边没事,才能安心打仗立功不是,我们那边可是……听说刘使君仁义,不知道你们那边待遇怎么样?”
  “哎,一言难尽……”
  ……
  类似的对话,在冀州军大营中,各个角落发生着。
  很快,冀州军中便流传一个共识,他们不久之后。
  也会接受改编,得到那个,什么腾骧右卫一般的待遇……
  当刘备回到自家军帐之时,满头大汗的沮授,正在大帐之中来回踱步,等刘备回来之时,不等刘备发问,沮授便赶紧道:
  “主公,怎的才回来啊,方才腾骧右卫那些人……”
  “我知道了……”
  “主公是不知道他们有过分……什么?主公你知道了?”
  “嗯,我被升为大将军,入大将军府,不日将率领腾骧右卫五万大军,南下与车骑将军朱儁,围剿乱贼……”
  沮授一时间竟然有些没反应过来。
  “主公,是大将军兼冀州牧吗?”
  见刘备摇头,沮授一时间,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
  “那冀州呢?”
  “朝廷另有安排,冀州不设州牧了,刺史不日上任……”
  刘备看了一眼不知所措的沮授,笑道:“公与勿忧,我已向朝廷表奏你为青州刺史,审配他,另有安排……”
  两日后,刘备带着李肃,开始南下。
  而冀州旧部,则是被段煨,就地改编成武骧右卫。
  至于武骧左卫的编制,被凉州的李傕给占了。
  只能说,命好,有贾诩给他说情。
  而武骧右卫的主将,却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张飞担任。
  这算是给刘备的一点补偿,不过张飞却是不能随刘备南下了,他需要前往南阳,参与和刘表的谈判之中。
  刘备升任大将军,率军南下的事情。
  很快便落入曹袁联军耳中。
  在双方数十万大军,连绵数百里的战线上,袁术率先发起突袭。
  然而让袁术懵比的是,曹操和袁绍,非但没有出兵援助,反而是在自己回营之时,发动了突袭,将袁术一举成擒。
  在袁绍的“好言相劝”之下。
  袁绍的好侄子袁耀,献出传国玉玺。
  在袁绍等人的一番操作之下,十一月中,传国玉玺,便能摆放到了政事堂之中。
  至于为什么不是小皇帝案头?
  不好意思,小皇帝正在面壁思过。
  至于是谁让他这么做的,除了他们老刘家的长辈,还有谁?
  当然了,根据《大汉律》,传国玉玺放在政事堂,也并无不可,不是说了吗,政事堂代行丞相事宜,全权处理国家事务。
  丘志清原本对这个石头不感兴趣的。
  不过在其有一次拿着它盖戳之时。
  忽然感觉,它好像从自己身上吸走了什么东西。
  细细查看,又是什么都没有。
  不免让丘志清感到好奇,一探查之下,差点把自己给埋了。
  里边是无边的国运之力,虽然有些衰朽,却是散发着一丝涅槃重生的意境,更让丘志清无语的是,那股衰朽之力。
  竟然直冲他阳神而去。
  不及多想,丘志清阳神之上,腾起一丝火焰。
  不等衰朽之力临身,便灰灰了去。
  他的阳神是没事,不过他的道体,却是如同一下子老了二十多岁一般,瞬间头发都斑白了不少,这可不是他攻击精进。
  《先天九蜕》更进一步的成果,而是他被这衰朽之力波及,道体进一步损伤的结果。
  不等丘志清有什么动作,传国玉玺之上,再次传出一道光芒,直逼丘志清额头。
  “还来!”
  丘志清眼中紫色光晕一闪,便将这团流光定在自己面前。
  片刻之后,丘志清眼中紫色光晕散去。
  流光没入他额头之内。
  其中,是一套功法,或者说是《人皇法》更为贴切。
  其中主张的,便是怎么用王朝之力,或者说信仰,国运都行,主张就是用这种东西来修炼,后边还有一份封神法。
  “天子封神秘录”,讲的也是如何使用这些东西,用来封神的。
  丘志清看的的如痴如醉,不说练习吧。
  反正就是对他的道门敕封神灵之一块的空白,有了些了解。
  总体来说,这部功法,以及法门,对他来说,并没有什么用。
  而之所以他能激活玉玺,拿到这份传承,一来是他自己道行够高,二来,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,他竟然有了蛟龙气运。
  也就是说,他努努力,还是有机会当皇帝的。
  顺带说一下,这里没有什么天注定这种说法。
  张鲁告诉他,就连掐指一算,前知五百年,后知五百载什么的,都是扯淡。
  最厉害的术士,也只能说看到后来的一些片段,或者画面。
  你要说是什么事情,他也是一脸懵比,顶多给个测测运势。
  这再次验证了丘志清自己修炼推算之术的结论,浪费时间,知道了也几乎无法改变,还是好好修炼自己的内丹术吧。
  争取早日将阳神和道体合一,步入天仙道。
  摇了摇头,改好印章后,将传国玉玺,放回盒子中,盖上。
  传国玉玺中,那种吸引之力,丘志清自然是感受到了。
  不过对他来说,那点诱惑,便如清风拂面一般,难以让其心湖起涟漪,更别说,让自己沉迷其中了。
  同时,这传国玉玺,也解开了丘志清心中的一个疑惑。
  那就是刘宏是从哪里得来的传承。
  如果所料不差,应该就是这枚传国玉玺给他的。
  毕竟他是正儿八经的天子,给他传承,也是应该的。
  只不过刘宏本人,应该是太费力,导致只拿到了前边的传承,一直拿不到后续传承,不然打“张角”应该不会那么费力才是。
  还把自己给玩死了……
  事情的转变,让政事堂众人,有些猝不及防,不过依然还是给出了回复。
  命曹操为豫州刺史,袁绍为扬州刺史,麾下部队,就地改编。
  命刘备,吕布,押解袁术,班师回朝。
  命朱儁就地改编曹袁联军,邹宜进军江淮……
  其实,丘志清可以理解刘虞等人的想法,无非还是怕丘志清平定天下后,突然反水,这才让刘备和吕布快点回长安。
  同时让曹操和袁绍,依然当他们的刺史。
  虽然看似瓦解了他们的势力,可底子还在。
  长安安安稳稳,自然可以稳稳的压住他们,让他们安安心心的为朝廷出力。
  可要是丘志清敢在这个时候,反悔出手的话,那就别怪他们了。
  这才是一群大汉臣子的正常反应,想要获得人们的信任,哪有那么容易的,王莽砸坏了在世圣人这块招牌。
  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称在世圣人了。
  董卓起了外军入京这个坏头,今后两千年中。
  都不敢放外军入京城。
  而他丘志清,就是典型的外军入京,怎能不让他们防备。
  刘备,吕布等人先行,大军由各自卫将军率领。
  在年底之时,两人押解袁术,来到长安。
  刘虞第一时间,便将刘备接入府中,两人相谈了一晚上,谁也不知道,他们说了些什么,只是第二天出来之时。
  刘备随身的佩剑,便不见了踪影。
 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,毕竟那柄剑,光看那粗麻布包裹的剑柄。
  就知道配不上刘备而今的身份。
  换掉也好,只有少数之人不这么认为,反倒认为那些以貌取剑之人,有些可笑。
  简直是有眼不识金镶玉……
  所谓年末大朝会,其实就是一大群臣子,和皇帝的见面会,见面了,皇帝也没什么话说,他的权力已经被刘虞安排完了。
  喜欢的话,讨几个,几十个,几百个老婆。
  养养花,溜溜鸟,画画画,别瞎捉摸。
  对了,改日我帮你从张鲁那里要来几本房中术,你练练。
  听冲和说,他们天师府这东西老多了。
  就这样,刘协被刘虞安排的明明白白,来参加这个大朝会,可来可不来,该给他的生活费,一分不少。
  反正来了也是听年末汇报,听结余。
  听来年的预算,等等,无聊……
  兴平三年(第二十六年)的第一个常朝。
  这也是曹操,袁绍等人,来觐见刘协之后,第一次参加所谓的常朝。
  来到长安之后才发现,原来,朝廷还能这么玩,把刘协的玉玺一抢,把独属于丞相和皇帝的权力一分。
  便弄出了个政事堂,将军府,和六部,都察院出来。
  之后他们便可以抛开皇帝,自己玩了。
  这给曹操和袁绍,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啊有没有。
 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,他们这第一次上这个所谓的政事堂常朝,便让他们见识了,政事堂相国的提名和产生。
  事情就是这么魔幻。
  六十岁的黄琬,正值壮年,却非说家中老母身体不佳。
  需要辞官回乡奉养老母,根据《大汉律》,规定。
  他的辞呈获得另外四人中的三人同意,便生效。
  同时,黄琬有权提名继任人选,其他四人亦然。
  而后就发生了眼下一幕,六十岁的黄琬离职,一百多岁的张懿,在两个提名人,刘备,以及刘焉之间,细数他们的功绩,最后等在坐的诸位投票。
  刘备是黄琬的提名,刘焉,却是刘虞的提名。
  他想把这个不安分的老小子,提溜回长安,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  只不过蜀中确实是不好用兵。
  等他奉召修路,把路修好了,再把难免南蛮搞定了,再去接收不迟。
  最后不出意外的,自然是刘备胜出,提名刘焉,之时放出一个信号,告知外地刺史,州牧,他们也有机会进入政事堂而已。
  当然了,大将军也有,比如刘备,徐荣,皇甫嵩……
  这么一算,貌似将军确实更多一些。
  袁术,被贬为庶民,公孙瓒被发配劳役,去汉中开辟道路。
  这是刑部士孙瑞的判罚,他这是用的功过相抵的评判方式。
  虽然丘志清并不认可功过相抵,不过在其他人都表决通过的情况下,他的反对,自然无足轻重。
  倒是这个结果,让天下间,担心朝廷秋后算账的那些人,松了口气。
  其中自然要数曹操和袁绍了,按丘志清的想法,他们是绝对讨不得好的,特别是曹操这厮,竟然屠城……
  不过事实,也证明,刘虞等人的远见。
  三年后,兴平六年(第二十九年)。
  丘志清算是完成了,当初和张角一起,说出的“致太平”誓言,江东孙策献上民策,归附朝廷。
  刘表刘焉,更是直接上书,主动恢复上计,部队接受改编。
  兴平七年(第三十年),正月十五,上元节。
  四年前的同一天,黄琬隐退。
  而今,丘志清以年老体衰为由,提出致仕。
  并且提出,政事堂和各级官员,应当有个任期,给大家一个机会。
  让很多人不解的同时,也难以掩盖心中喜意,毕竟更高的风景,谁不想看?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